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——
十种船型新接订单量居世界第一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本报记者 李芃达
日前,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1月份至10月份,全国造船完工量3087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3.6%;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740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39.2%。截至10月底,手持船舶订单量10444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6.5%。
“受上海疫情及7月份和8月份全国高温天气影响,长三角产业聚集区不能完全达产,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停工停产现象,这导致完工量有所下降。新承接船舶订单量降幅较大则在预期内。”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主任郑一铭分析,由于2019年至2020年接单量不足3000万载重吨,船舶行业具有长周期交付特点,因此到今年就表现为完工量呈现下降态势。从全年指标来看,下降幅度将逐步收窄,有望控制在5%以内。2021年全球新船市场强劲复苏,我国承接6707万载重吨,占世界53.8%,为2003年以来历史第四高,因此第二年出现回调实属正常且处于健康状态。
1月份至10月份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5.8%、54.3%和48.7%,均位居世界前列,这说明我国仍掌握较大国际市场份额。2021年集装箱船订单大幅增长,我国承接集装箱船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0.9%;2022年汽车运输船市场火热,我国承接的汽车运输船订单占全球83%,始终保持较强竞争力。得益于我国拥有完备造船体系,能够建造商船领域全部船型,在航运市场轮动周期中,可以紧跟市场需求。
此外,我国船企有大型央企、民营骨干船厂,以及在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的制造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。这既保证了在散货船、集装箱船、油船等传统船型的优势,又在化学品船、汽车运输船、海工辅助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具有很强竞争力。全球18种主要船型分类中,我国有10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。
值得一提的是,1月份至9月份,全国造船完工量达916万修正总吨,同比增长6.5%,新承接船舶订单的修载比(修正总吨/载重吨,通常用来比较不同单位下的高附加值船型比例)为0.47,2021年为0.38,这说明我国高技术、高附加值船舶交付比例逐步提高。这其中,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——LNG船,表现抢眼。
LNG船型的建造属于技术密集型、资金密集型工程。海上运输液化天然气,对安全性要求极高,不仅要保证在零下163℃条件下运输,还要尽量降低其蒸发率。因此,船上围护系统建造是关键,高度考验建造厂商的综合实力。
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具备建造LNG船能力的企业,2008年交付第一艘14.7万立方米LNG船,如今已经具备覆盖大洋、内河所有LNG运输船的研发设计建造能力。截至9月底,我国船企共承接了36艘大型LNG船,占全球27.7%,创造历史最高水平。
同时也要看到,我国在前端船型的设计研发方面仍存短板,制造的精细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。“下一步,要在成熟优势船型上不断优化,设计出节能环保符合船东需求的船舶。同时,要加强前端设计能力,围绕绿色和智能方向,设计出氢动力、氨动力等领先船型,吸引更多船东来我国订购。通过智能制造手段,提高工艺的精度和准度以及建造效率,加快提升主机、甲板机械、导航通讯设备等配套产品国产化率,带动整个船舶行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”郑一铭说。
关键词: 进一步增强